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案第3页

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却认为原子是不变的,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单位。这显然不能解释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这种唯物主义形态必然会被另一种更科学的形态所代替。

填表: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三)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开始站不住脚。对它影响最深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比如镭。在放射过程中,它会生成惰气体氦和0氡。由此可见,原子是不是不变的?

B、电子的发现: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我们从这一发现来看看,原子是不是不可变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发现显示电子是更微小的,而且电子可以随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时候,有些形而上学者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便做出了"原子非物质"之说,为唯心主义提供了反驳的缺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容易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发展中的科学中渐渐产生。它们秉承了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的方向的同时,系统地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进攻,全面地阐述了哲学的物质观,确立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除了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外,它们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们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