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08版))
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岳麓版(08版))第4页

用有效的策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导入下一标题)两弹一星的研制使我国的国防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但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市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西方曾有人质疑:"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粮食危机?"中国人能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呢?有一个人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下面我们来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东方魔稻"。

二、"东方魔稻"

  设计思路:利用袁隆平图片和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的话,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1、 袁隆平和南优2号

      袁隆平

问: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2、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载誉归来

3、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

【探究】结合中国农业现状,除了培育优良品种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教学反思】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