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第2页

  2.课文内容。

  琳达一家人有的已经为盲人捐献了角膜,有的准备捐献角膜,他们这种行为有助于别人,有助于社会,体现了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

  四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读读,并说说为什么感动你。(出示幻灯片。)

  (1)"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琳达的父母认为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死后把器官捐给他人,使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才有意义。可见他们有着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2)"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我"14岁的女儿温迪在"我"捐献了她外公的角膜后,不仅没有像当年的"我"那样"痛苦难忍",反倒为自己的亲人能帮助他人而自豪,表明她对捐献器官有正确认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3)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女儿的话让琳达感悟到,父亲留下的不仅只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一心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品质。这种品质已植根于后人心中,并世代相传。

  (4)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里的"骄傲",表达"我"对女儿温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强调年龄是和开头当年14岁的"我"进行对照,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五 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小组分角色朗读,互评。

  2.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感受?小组议一议,可以就文中某个人物来谈,也可以就文中的事情发表看法。

  六 总结全文,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