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1.元素周期表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1.元素周期表 学案第3页

 纵:七主七副八与零,镧系、锕系挤当中。

说明: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Ⅷ族、一个零族、镧系锕系元素全部挤在第三纵行,即第ⅢB族当中。

4.族书写时易出现的问题

族的表示常常书写不规范,因此要区分主族(A)、副族(B)、第Ⅷ族和零族,尤其是主族和副族,主族序号为罗马数字和A;副族为罗马数字和B。而第Ⅷ则不能标A或B。

描述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时,一般是某周期某族。

总之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熟悉它的结构"十八纵行、七横行、七主、七副、零与Ⅷ、三短、三长、一不全、镧系锕系排下边"。

5.碱金属的性质的比较

主要明确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6.注意:各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均带有特征性,溴单质不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这些都是作为元素或物质推断的重要依据,学习时一定要记住、记清、记准。记忆歌诀如下:

氟气淡黄绿,氯气黄绿色。

溴液深红综,碘是紫黑固。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依下述规律变化:

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疑难突破

1.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如下表:

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0.005 484 1.007 1.008 电量/C 1.602×10-19 1.602×10-19 0 电荷 -1 +1 0 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粒子决定?

剖析:关键明确构成原子及原子核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元素、原子、原子序数、质量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及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由表中列出的三种粒子所带电量可以看出,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1.602×10-19C),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由此可知,原子核的电荷就是核内质子的电荷,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且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中性原子不带电。质子所带的总电量跟核外电子所带的总电量相等,即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综上分析即可得出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分析表中数据,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的实际质量都很小,而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电子的相对质量与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相比更小,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