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学生广泛讨论后老师点拨:

  (1)五个原则相互联系,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五项原则又全面概括了国家间关系及交往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史料1 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到达万隆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史料2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亚非会议是何时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学生:1955年,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教师:在亚非会议上,中国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教师: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你知道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同与异有哪些吗?

  学生:同:遭遇相同;愿望相同。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

  教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外交智慧与杰出的外交才能,为会议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万隆会议后,人们把万隆会议反映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那么,究竟什么是"万隆精神"?

  学生: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中国外交有政策,独立自主为原则,

  领土主权不侵犯,别国内政不干涉。

  平等互利搞建设,和平共处五原则,

  万隆会议在印尼,共产主义遭攻击。

周总理,把话讲,"求同存异"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