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导学案
九年级上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导学案第2页

( )5.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

B.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6、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7、从世界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巨大飞跃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宪章运动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资料 编号:2

世界现代史导学案 第2课 苏联的崛起(预习+反馈)

主备人:苏晋 审核人:林彩兰 杨小红

姓名: 班级 : 组号: 学号:

【学习目标】

(1)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点、难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一、熟悉知识要点

※理想与成就

【补充】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工业化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在短短的时间内,有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化学、汽车、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世界 。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 斯大林模式x k b 1.c o m

年,苏联颁布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在斯大林时代, 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 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 来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补充】1940年与1913年相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

  斯大林通过这种快速实现工业化,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二、构建知识体系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937年,苏联 跃居 第一, 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 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 。

(二)斯大林模式

1、成就: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wwW.x kB 1.c Om

(1)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2)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造成经济比例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3)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三、达标检测

(  )1. 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年 份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5 3 2 2 1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

( )2.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推动

( )3.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 )4. 某班举行辩论会,断辩论会的主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问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工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 .马歇尔计划的利弊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 )5.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 B.二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