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3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3第2页

  3、作者在文中是否对"秀丽迷人"做了具体的描述和阐释?如果有,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找出课文第3段相关内容  

  ①、找到了有关"秀丽迷人"的具体的解释性的句子。我们可不可以把上面这些句子分一下类?比如具体的、抽象的,外在的、内在的?  

  前面几句说的是外在的美、具体的美,后面几句说的是内在的美、抽象的美。  

  ②、我们能不能比较一下这两种美在这一段话中的主次关系?  

  (提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段中的一个关联词"而且"?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连词,表递进。 那就说明是以后者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作者所说的"秀丽迷人",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而且是有所特指的。  

  4、维纳斯的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失去双臂  

  而且作者说是必须失去双臂。维纳斯为什么"必须"失去双臂?才有了这种美呢?  

  (学生讨论,可以借用作者的观点,也阐述自己的看法)  

  ①、因为双臂的偶然丢失,维纳斯雕像给后世的欣赏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飞跃。  

  ③、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④、无--包孕着无尽的梦幻  

   有--受到限制,不充分  

  ⑤、这就是艺术手法中所说的空白艺术、虚实艺术、残缺美。  

  5、我国古代早就有相关的论述。我国的传统绘画中体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如齐白石画虾,他只画虾的动作,而空白处观赏者便想象成了水。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虚实相间的艺术。同学们能举出例子吗?  

  例:①、《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清朝扬州一个说书艺人,说到张飞一声怒吼,喝断长坂桥时,他只是张口怒目,以手佐势,不出一声,而听众便觉得满室中如雷霆于耳。假如他把那一声吼声发出来,大家想会怎么样呢?听众反而觉得不过如此。这用一句诗句来表达,叫什么? --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②、宋代有一幅画叫《深山藏古寺》,从题目看"古寺"是画的重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