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5页

四、结束语: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大家和老师一道伴着柔和的月光走进了作者童年时的篱笆小院(出示课文插图),看着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些什么?或是想说点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2、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篱笆小院,与这对母子俩,一同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品读课文,感悟真情:

   1、师: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夏夜,总是充满深情地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投影,生朗读)是什么让作者对童年的夏夜总是念念不忘,觉得那样的夜晚永远是"美妙"的呢?

   2、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划

     师巡视,相机点拨。

   3、学生分小组交流,倾听他人意见。

   4、进行全班交流:

    A: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景色美)

    B: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上一件白色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母亲形象美是朴素的,纯洁,神圣的。)

    C: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那芳香的音韵。

     1)读一读从中你知道什么美?

     2)体会到什么美?(嗓音甜甜,深情的。)

     3)轻轻地读出这种感受。

     4)读完后你觉得哪个词显得很特别,特别的亮眼?(芳香)

     5)为什么呢?。引出并理解"芳香":芳香是鼻子闻,而这儿指的是什么?

     6)是阿这是听了歌谣时让作者的内心充满了芳香。这里"芳香"意思是:对世界对人生怀有一种美好的情感。不是吗?不然哪有这样的诗句: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7)同学们,你们见过芳香的歌谣吗?那么芳香指的什么/读出来。

     8)读歌谣。自由读,指名读。(读出柔和,轻轻的,甜甜的音)

     9)引读:

       "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D:高深莫测的夜空是个神话的世界。

     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