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二十九: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二十九: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5页

境)。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典例2、读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回答:

(1)a为__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__山脉。

(2)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有哪些?

解析:第(1)题考查基本的中国地理地形知识,正确解读地形剖面图有效信息,左格尔木在北面右面拉萨在南面,a山高于5000m,是昆仑山,b在二者之间高于5500m,是唐古拉山。

第(2)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格尔木至拉萨段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再结合图中c、d两段的地形剖面图回答。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从图中就可以看出, 由于地形特点的高差大、坡度陡得出工程量大,造价高。

答案:(1)昆仑 唐古拉 (2)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

典例3、下图中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析:注意从图例中提取有效信息,b地位于农田和湿地,c地需填海。机场选址在b、c两地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要从交通、环境保护、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b地 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 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 C地 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 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

典例4、下图是国外某城市道路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