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案:第二章第6节 导体的电阻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案:第二章第6节 导体的电阻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段导线的电阻为R,则=0.5 Ω,R=2 Ω,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R=8 Ω.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为原来的3倍,所以这一半的电阻变为4 Ω×9=36 Ω,另一半的电阻为4 Ω,所以拉长后的总电阻为40 Ω,是原来的5倍.

  [答案] 8 Ω 5

   命题视角3 电阻定律与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相距40 km的A、B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Ω,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示数为40 mA.求发生短路处相距A有多远?

  

  [解析] A、B间距离l=40 km,导线总长2l,总电阻R=800 Ω.

  设A与短路处距离x,导线总长2x,总电阻Rx.

  由欧姆定律得Rx== Ω=250 Ω.

  由电阻定律得R=ρ,Rx=ρ,

  所以x=l=×40 km=12.5 km.

  即短路处距A有12.5 km.

  [答案] 12.5 km

  

  公式R=ρ的应用策略

  (1)公式R=ρ中的l是沿电流方向的导体长度,S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

  (2)一定几何形状的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接入电路的具体方式有关,在应用公式R=ρ求电阻时,要注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确定.

(3)一定形状的几何导体当长度和横截面积发生变化时,导体的电阻率不变,体积不变,由V=Sl可知l和S成反比,这是解决此类电阻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