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6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概念

  (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思想流派。

  (2)"百家争鸣":各学派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意义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4)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诸子百家思想

  1.儒家

  (1)春秋:孔子。

  ①"仁"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克己复礼"。

  ②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③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2)战国:孟子和荀子。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人之性恶"   

    2.道家

  (1)春秋:老子。

  ①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②辩证法:世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③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2)战国: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

  战国:韩非子。

  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影响: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相互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