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 教案第2页

区。

(2)特点:a.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意义: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②是 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③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

4、沿江和沿边开放港口城市

(1)背景:浦东是上海的一个行政区域,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浦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浦西。

(2)开发的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有利条件:A、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B、地理优势C、交通优势D、人才和产业优势

(4)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5)意义:A、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B、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C、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5、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岳麓版)

(1)时间:2001年12月

(2)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从以实验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向以法律规则为特征的制度性开放跨越。

(3)影响: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结果: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1、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1980);沿海开放城市(1984);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沿江开放港口城市(1992);沿边开放城镇(1992);内地省会开放城市(1992);加入世贸(2001)。

2、特征: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分析理解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练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