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8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8单元)教案第3页

  3 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 ,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后记:

  《生命生命》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等3个例子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如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从教学过程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创设情境,与作者共鸣。  课文伊始,让他们读题,......在他们对题目的质疑中,我开始了对杏林子的介绍。在感悟第一个事例中,让他们抓住关键词理解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帮助孩子走进生命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