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2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2第3页

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

6、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貔,何其壮哉!)

总结上片:(同学朗读)。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一是打败来犯者曹操,一是大举北伐中原;这与作者的处境有共同之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向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3、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那么作者希望怎样做呢?我们再看下片。 .

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第一层: \\\' 元嘉草草 \\\' 句。

1、 \\\'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当时派王玄谟出兵,攻打北魏拓跋焘。

2、"狼居胥":山名,(注释)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单于,到达狼居胥,封山而还。这里表示要在北伐中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3、"仓皇北顾"描写战败的样子。王玄谟其实是一个光会说大话而没有真本事的人,这一仗被北魏拓跋焘打得是大败而归,狼狈逃窜。

4、~~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发兵,想同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却落得个惊慌失措,北望追兵,大败南逃。

5、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警告当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1、"四十三年"三句:

四十三年,是作者归宋后四十三年。宕开一笔,由怀古转入回忆:站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四十三年前,当年词人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

~~~四十三年了,每当眺望江山还记得我在战火中的扬州地区同金兵英勇作战的情景。

(没想到南归后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2、 \\\'可堪回首,佛狸神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1)"可堪":哪堪,怎能忍受。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现实。

(2)\\\'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3)"神鸦社鼓": 写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绕,热闹非凡。

(4)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

  (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

(5)面对这样的场面,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

  (面对此景,作者无限痛心,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可堪回首"一句一语重如千钧,包含无尽悲痛,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