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三 专题十一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学案:模块三 专题十一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

  A.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

  解析:选C 材料中将道家、墨家、儒家进行比较,儒家不信鬼神,讲人道,主张运用伦理道德维持社会秩序,主张积极入世、注重与现实政治的联系,故C项正确。

  2.《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中写道:"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他一再告诫统治者'祸莫大于不知足',否则就会'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体现出老子的治国思想是(  )

  A.小国寡民 B.仁政、节欲

  C.兼爱、节用 D.无为而治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老子要求统治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压榨人民,主张"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D项正确。

  3.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  )

  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氛围的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