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7.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案第3页

一五计划的时候,在莫斯科大剧院,一幅巨大的苏联地图,每提到一个计划就亮起一盏灯泡,最后1000盏迷人的灯泡在闪烁。为了发展工业,资金从哪里来,苏联的农民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条捷径下苏联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大家在书本136页能够找到答案吗?

【史料】: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他却是一条有效地捷径。 --《俄罗斯史》

【问题】:在这条有效的捷径下,苏联取得了什么积极的东西?

【文本】:一五计划1932年完成,二五计划1937年完成。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77.4%;工业总产值到二五计划完成时,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教材136

【追问】:而苏联的三五计划却被中止了,大家知道是什么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的工业化,为世界反法西斯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为什么呢?

【史料】:国家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崛起》解说词

【史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这里,供应什么就得喜欢什么,要不要就是这东西。既然国家兼为厂家、卖主与买主。 --纪德《访苏归来》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当时生产资料由谁占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方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与材料的结合,引发学生对计划与市场的思考。

【史料】:

【问题】:从上表中你发现一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工业发展存在着什么不足?从一五计划实际完成数来看,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哪个更切合苏联实际?这种结果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史料】:漫画《片面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