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学案
化学:江苏省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学案第2页

  (1)与氧气反应差异性:

  Li+O2_(_色、氧化锂);_Na+O2__(_色、过氧化钠);_K+O2_(_色,_氧化钾);_Rb+_O2 _(棕色、_氧化铷);_CS+_O2 _(_色、_氧化铯)。

  (2)与水反应差异性:(填反应现象)

  2Li+2H2O=2LiOH+H2↑(__);2Na+2H2O=2NaOH+H2↑(剧烈);2K+2H2O=2KOH+H2↑(____、__);2Rb+2H2O=2RbOH+H2↑(更猛烈、燃烧、爆炸)。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钾与CO2: ;超氧化钾与水、CO2: 、 ;

氧化锂与水、CO2 : 、 。

(二)卤族元素

  1、卤素原子结构(1)示意图:F Cl Br I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__色~__色~___色~__色 (颜色逐渐加深 ) (2)状态: _态~_态~_态(3)熔沸点:逐渐__ (4)密度: 逐渐__ (5)水溶解性:逐渐__。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_____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_____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_____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_____ H2+I2======2HI HI___稳定   (4)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Cl2+_NaBr-______;氟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反应:____________。

  疑难点拨

  一、元素周期表终点之迷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列成元素周期表,并留下一些空格,预示着这些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人们"按因索骥"找出了这些元素。

元素种类到底是否有限? 周期表有否终点? 这是科学家们,也是诸位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世纪30~40年代,人们发现了92号元素,就有人提出92号是否是周期表的最后一种元素。然后从1937年起,人们用人工合成法在近50年时间又合成近20种元素,元素周期尾巴越长了。这时又有人预言,105号元素该是周期表的尽头了,其理由是核电荷越来越大,核内质子数世越来越大,质子间的排斥力

将远远超过核子间作用力,导致它发生蜕变,然而不久,又陆续合成了106~109号元素。这些元素存在的时间很短,如107号元素半衰期只有2微秒,照此计算是否周期表到尽头了?

1969年起,理论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探索"超重元素"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具有2,8,14,28,50,82,114,126,184等这些"幻数"的质子和中子,其原子核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