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第5页

课题:10、葡萄沟 ( 页)

二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难 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 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 排 2课时 教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  (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2、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读议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

 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 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以"签名留言"的形式写下来,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再读这句话)

四、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枝叶 (  )的葡萄  (  )的凉棚

( )的老乡 (  )的葡萄干 (  )的沙果

五、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六、写字 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

  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二、读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四、实践

 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

五、写字

 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

 同偏旁:搭──摘; 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