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与高司谏书 教案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与高司谏书 教案第2页

 诋诮:诋毁

非辜:无罪。

以为当黜:黜,贬黜。

乃愚者之不逮:逮,及。

归纳:本段指责高若讷在范仲淹被贬时不但不救,反而诋毁其为人的拙劣表现,怒斥高若讷是"君子之贼"。

第3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骤,屡次。

归纳:本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两难推理,论证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

第4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计其当时之议:计,估计,料想。

归纳:本段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欺的。

第5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便当去之:去,离开。

堪其任者:堪,能胜任。

归纳:本段以天子之圣明,斥责高若讷的失职。

第6段重点词语和主要内容:

使正予罪而诛之:诛,惩罚。

释然:解除疑虑。

归纳:本段以安道、师鲁的直言敢谏与高若讷的"默默"作比较,痛斥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表现出作者无私无畏的慨然正气。

第7段主要内容:

本段说明写信缘由。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完成练习二、三、四、五。

2自学"相关链接",结合本课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

采取齐读和指定个人朗读的方式,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并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难句的翻译,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二、课文研读探究。

研讨1:对高若讷的"三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哪个问题上?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通过"三疑",揭露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如何对待范仲淹被贬的问题上,揭露高若讷出于一己之私利,颠倒是非,逢迎权贵,"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

本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如:"决知足下非君子也","今足下有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等等,直言指斥,毫不隐晦,显现出刚直凛然之气。

研讨2:首先检查学生完成练习五("安世仪状魁硕")的情况,然后提出研讨题:本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结合课后的几段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