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论文(课本同步)(必修5)
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科学论文(课本同步)(必修5)第5页

  于缺乏必要的逻辑学的专门知识,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就失去了驾驭能力,茫然不知所措了。

  第三是心理障碍。由于知识准备的不足,使得学生在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时,对新知识新内容一无所知,难以理解,形成心理恐惧。而在解答时又无法明辨是非,无从下手,丧失了最根本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时的心理障碍。这心理障碍又反过来使学生在阅读时缺乏兴趣和信心,最终自暴自弃,敷衍了事。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复习的几点做法

  1. 明确"从语言角度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张伟明在《200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修订的几点说明》中讲:"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阅读分为三种,一种是阅读文学作品,有娱乐、鉴赏和陶冶情操的目的;一种是以学习知识为主的阅读,目的在于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一种是研究性阅读,比如文艺评论,学术研究等等。第三种主要是学者们阅读的方式,不是青年学生主攻的方向,高考中不涉及。"高中生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显然是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性阅读,而只是一种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信息的载体是语言。所以,只要把握好语言,就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信息了。至于这信息本身具有怎样的尖端性和艰深性,就不是我们阅读理解的任务了。我想,这也应该是高考考查的初衷吧。进入高三复习,师生都应该明确这一指导思想,即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不过是高考考查语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手段之一。我们只要从语言角度去阅读,体现出自己应有的能力就行了。

  2. 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阅读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并没有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列出单独的要求。但根据历年的高考,一般对其要求只涉及"理解"这一层次所要求的三项内容,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至于其他的更高要求,历年的高考尚未涉及。因此,"理解"是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核心所在。

  据此,我们应该在"理解"这一层面上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对于"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一点而言,要求学生做到:①自觉联系中学所学到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其实都已经无意思地联系了已知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章,但在解题时,如果能"自觉联系",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仔细辨析词语指称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问题。范围、数量、程度等,从判断的层面讲,都属于"量"的范畴。而"量"的表述的准确性正是命题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