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案(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教案(第一课时)第5页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比较读这句话。去掉有关的词语"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让学生感悟用这些词语的好处。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自然真实的写出了雾凇形成缓慢的过程。

你能读出这种缓慢的过程来吗?指导朗读,感悟这个过程。

经过一夜的天造地设,第二天一早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已到处是银松雪柳了,多美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松花江畔来共同欣赏领略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奇观吧!

(五)、 归纳升华

(映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出示三幅图片,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

出示小练笔:

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是 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