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第2页

  【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懂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

   (2)教师为生字标注读音,并要求学生齐读三次。

  (3)学生放声自读课文,读三到四次。 学生轮读一次,齐读两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四段。

  第1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2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3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第4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第2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明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