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第5页

  10.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携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像作者一样具有旷达的情怀。

  2.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明确:①诵读感悟内容;②探究思想背景;③赏析行文特色。

  (2)欧阳修被贬,尚能与民同乐,这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

   明确:无论处在何种人生境地,都不应该沉溺于个人得失,应采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尤其是当代青年,在竞争的大潮中更易受到挫折,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气度。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请举出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山水之乐(醉景)

  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宴游之乐(醉人)

  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

  与民同乐(醉情)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应该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节课的主导思想。《醉翁亭记》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思想都与学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课堂效果较好。从此案例中,我得到启示,在平常的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评析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之能更敏锐、更全面地感知文章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