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八年级上册8.2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
人民版  八年级上册8.2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第2页

二、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第一环节:现象思考。

  通过列举生活中人们对法律认知的一些误区,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澄清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正文强调,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环节:"相关链接"。

  从关于"法"的传说和"法"字的结构中,帮助学生理解"法"包含着维护公平、铲除邪恶的意思。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社会生活有序和谐。

  

2.法律的作用

第一环节:法律可以维护公民权利。

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法律保护我们作为公民的一般权利:另一方面,通过相关链接,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让学生感受法律给予我们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第二环节:法律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一方面,通过"案情发布"栏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体会法律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第三环节: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一方面,通过"案情发布"栏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体会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详细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及其处罚,并反思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3.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在此基础上,强调我们要树立法律的底线意识,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做法律的"卫士";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相关的普法活动。

这部分内容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我们要在学习法律知识、激发法律情感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法治实践。 1.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②法律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B )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

B.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

3.赵氏四兄弟因遗产纠纷诉讼到法院,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判决,解决了兄弟间冲突。这体现了法律能够( B )

A.解决一切争端

B.协调人际关系

C.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D.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2016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父母感情不和离婚后,因父亲未按时支付生活费,8岁女儿小美(化名)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高某支付小美2008年1月至12月的生活费9600元。这告诉我们( D )

①小美亲情观念淡薄 ②小美是一个具有法律素养、法律意识的人 ③日常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④要增强法律意识,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小全说:"我一点都不喜欢法律,它对我们有太多约束了。"听了这句话后,你会告诉他( C )

A.是啊,法律约束力太强了,我也不喜欢

B.法律是冷酷无情的,谁都不喜欢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D.你不喜欢法律可以不理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