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蜀道难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蜀道难 教案第3页

 2、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 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10.青泥何盘盘 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急流

 16.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18.所守或匪亲 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 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四)整体把握

 1、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一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便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诗歌主要在咏叹什么?请找出诗歌的主旨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含义有什么不同?作用如何?

  一叹蜀道高而难行 --去之难

  二叹蜀道险而可畏 --境之凄清险恶

  三叹蜀道战祸之烈(防) --居之难

  以夸张的语调点出主题,奠定雄放的基调;内容层层深入,有一唱三叹之效

 (五)诗歌解读: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蜀道的来历--长期闭塞、重山叠岭、五丁开山--历史悠久

  表现人与自然间的斗争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2)开辟蜀道的艰难

 2、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1)点面结合。"上有..."四句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是细节描写。

(2)想象和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以虚衬实,夸张地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