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
免费下载原创《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第2页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生共同正音。

  懒惰(lǎn duò)       遁词(dùn)       懦夫(nuò)

  豢养(huàn) 灌溉(guàn gài)

3.学生积累词语。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意为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山穷水尽:意为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借以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明确: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来源:学,科,网]

  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3.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明确: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4.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具体事例)

  

  5.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明确,在驳论文中,除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之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张)

  

  6.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明确: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