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2单元 第7课《陈情表》 第1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2单元 第7课《陈情表》 第1课时教案第2页

提炼的课题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孝"? 课时目标 作者、文体介绍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第一段。 教学资源选择 《新新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教与学生学 教师个性化修改 新课导入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目标解读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交流

1、 作者介绍;

2、 背景介绍;

3、 文体知识;

4、 解读标题。

1、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2、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此时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蜀汉已经灭亡,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3、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4、陈--陈述、禀报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的公文。)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自主探究

1、诵读课文;

2、体会情感;

3、自行翻译第一段。 1、朗读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1段:凄苦,悲凉;第2段:感激,恳切;

第3段:真挚,诚恳;第4段:忠诚,恳切,期待 展示 交流 重点句子翻译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课内

练习 《新新学案》阶段二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