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第2页

【教学过程】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师:【课件展示】《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第一目,探究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 西汉形成的四大经济区域及其主要特点,以表格形式完成。

区域 特点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设计思路:学生完成表格,并提出山东山西为何处于经济中心地位的疑问,引入探究二的探讨。)

【探究二】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友情提示:大家能不能从上节课所学内容及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它的原因,各学习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思路:归纳出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特点,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生:地理角度: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800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

历史角度:

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

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

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师:(转承)课件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和一系列图片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提问:"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从而过渡到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