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案2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3.1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案2第3页

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

(学生思考)伦敦与莫斯科的气候有何差异?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和全年降水情况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点拨)出示表格:

(归纳)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水热特征不同,因此形成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气候类型。

3、下垫面因素

(1) 海陆差异的影响

(教师点拨)洋流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显著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一般地,暖流经过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与沿岸的寒流影响密不可分;伦敦温暖湿润的气候主要受沿岸的西风和暖流的影响而形成。

(2)洋流的影响

(教师启发)出示《泰山和济南各月气温比较表》,启发学生思考:泰山与济南的气温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联系对流层气温变化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归纳)我们知道,陆地上分布着山地、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于海拔地的地区气温,造成山地不同高度的气候不同,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道理。

(承转过渡)地形不仅有高度之分,而且有坡向之分,在山的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播放地形雨的形成动画,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思考:迎风坡与北风坡的气候有何差异?)

(归纳)坡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而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空气。

(教师点拨)地形的其他因素,如:地表的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的反射率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导致地区间热量状况出现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南极大陆?)

(承转过渡)除了以上自然因素对一地的气候产生影响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 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向大气释放废热?

(2) 人类是怎样改变大气成分的?这样会导致气候如何变化?

(3) 人类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下垫面性质?这样导致气候如何变化?

(案例研究)学生阅读《上海的"热岛"效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哪些因素导致城市"热岛" 效应?

3、利用热力环流的知识画出城市与郊区的环流图。

4、请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并说说上海市今后的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