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重难点专题突破 学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重难点专题突破 学案第3页

为氧元素;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可知Y为S(排除Z为钠元素的可能);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X为Al。

答案 (1)H O Al S K (2) K2S

(3)KAl(SO4)2·12H2O 明矾

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断

①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

(3)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例3】 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__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久置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解析 元素原子越易失电子,元素金属性越强。a项,金属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不能证明元素金属性的强弱;b项,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先生成Al(OH)3,后Al(OH)3与NaOH溶液反应,氯化镁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生成的Mg(OH)2不与NaOH溶液反应,证明Al(OH)3的碱性弱于Mg(OH)2,即Mg比Al的金属性强;c项,打磨过的镁带与热水反应,而铝片与热水不反应,证明Al的金属性比Mg的弱。

答案 bc

易错警示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关键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如Na失去一个电子,而Mg失去两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比Mg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