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  学案第3页

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散射实验的结果能够分析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C项正确;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只引入了一个量子数,只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不能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D项不正确。

二、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光谱及其分类

(1)含义: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的光或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就得到所谓的光谱。

(2)分类

①连续光谱:若光谱是由各种波长的光所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则这种光谱为连续光谱。例如,阳光形成的光谱即为连续光谱。

②线状光谱:若光谱是由具有特定波长的、彼此分立的谱线组成,则所得光谱为线状光谱。

(3) 氢原子光谱特点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2.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

运动轨迹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能量分布 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与量子数n的取值有关。

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于n=1的轨道时能量最低,这种状态称为基态;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电子跃迁 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Ej)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玻尔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

(2)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