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用"一、二、三、四"巧记经济大危机

  一个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两条道路:美国的民主政治;德、意、日的法西斯道路。

  三大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四大表现:银行倒闭;工商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增加。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再加上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导致生产下降,下层民众生活恶化,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

  4.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促进了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要点一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史料探究]

  史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问题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

  学生试答: 

  提示: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史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