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来了解当时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

(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

出示材料: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根据材料,自学课本12到13页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说出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步骤、 措施和结果。

生: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生: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生: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

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措施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结果是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

师: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不得温饱。土改以后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模块三:翻身解放工农发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现在我把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

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2: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资料3: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