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第2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第2课时)第2页

独学: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作出标记。

互学:交流讨论

1、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群学:1、除了写信,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爷爷: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3、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想见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4.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自学探究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互学: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群学: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 自学探究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独学: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互学: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群学: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