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案第2页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掌握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认识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主要表现

(1)男子服饰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与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长袍马褂并行不悖。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①女性服装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②20世纪20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现代服饰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流行中山装和苏式服装。

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由于受政治的影响,流行军装和"干部服"。

③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3.主要影响: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室建筑的演进

1.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流行于北方乡村或城市,是普通居民的住房。

2.西式住房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