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4章 第4节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选修二  第4章 第4节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学案第2页

D.合成苯丙羟化酶的DNA片段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因诊断概念的理解。依据基因诊断的定义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归纳总结]

1.DNA探针的制备方法

根据翻译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查出相应的核苷酸顺序(约30个氨基酸对应的90个左右的核苷酸顺序),再从中选出两个片段,用化学方法合成这两个片段并做同位素标记,即成探针。也可用所需的mRNA逆转录成DNA,标记后作为探针。

2.基因诊断的过程

获得目的基因→构建基因探针→从被测生物中取样→对单链DNA分子进行PCR扩增→将DNA转到特定的尼龙膜上→将DNA探针与样品进行杂交→观察杂交斑。

3.基因诊断的优点

传统诊断方法是通过表现型来推测基因型,而基因诊断是从基因着手来推断表现型,即通过直接探查基因进行诊断,不受细胞类型和发病年龄的限制,可用于部分遗传病的诊断。例如,癌细胞的病变过程,主要是由于基因调节控制失灵,通过基因诊断,就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

4.基因诊断的应用

(1)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利用已知病原体的基因做DNA探针,当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因。基因诊断可用于病毒性(如乙肝病毒)感染、细菌性(如结核杆菌)感染、寄生虫侵染、真菌性感染等病原体的检测。

(2)癌症的早期检测

通过研究,人们已阐明部分基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目前临床上可以用基因检测方法诊断白血病、肺癌、神经胶质瘤等疾病。例如可以用从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癌基因做成DNA探针检测白血病。

(3)对有遗传风险的胎儿作产前诊断

通过基因诊断,不仅可以检测胎儿性别,还可以检测与染色体有关的遗传病,对于高发性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