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六章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六章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第2页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公式:I=F(t′-t)。

  3.单位:牛·秒,符号是N·s。

  4.矢量性: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反映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三、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mv′-mv=F(t′-t)或p′-p=I。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2)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初动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3)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恒力的方向相同。(√)

  (4)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

  (5)若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其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怎样理解动量的矢量性?

  提示: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而不是物体的质量与速率的乘积,动量的方向就是物体的速度方向,动量的运算要遵守矢量法则,同一条直线上的动量的运算首先要规定正方向,然后按照正负号法则运算。

  (2)在地面上垫一块较厚的软垫(如枕头),手拿一枚鸡蛋轻轻的释放让它落到软垫上,鸡蛋会不会破?动手试一试,并用本节知识进行解释。

  提示:鸡蛋不会破。因为软垫延长了与鸡蛋的作用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得F=,即鸡蛋受到的冲击力减小,故不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