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2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2第2页

(一)定向示标:

利用多媒体或学案,向学生出示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必要解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本课结构。(板书) 冶金业

目标一: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纺织业

陶瓷业

目标二: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同时,设问:为什么就介绍了以上三个部门呢?是不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就是这么几个呢?为何就介绍这三个部门呢?

学生各抒己见,但预计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明确。"因为,这三个部门与农耕经济联系密切。冶金业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纺织业为农民提供衣

物,陶瓷业为农业提供日常用品和储存器物。"从而,教师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服务于农耕经济,受农耕经济的制约。但教师可以在这里不明确指出这个特征,为以后明确埋下伏笔。

(二)自主学习:

  教师利用学案,使用表格,预留5至10分钟,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阶段学习任务,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一、冶金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滕州博物馆中存放的一些文物图片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例如手工业的祖师爷--鲁班的内容,以及从滕州出土的《冶铁图》、《纺织图》等汉画像石,印证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当时手工业的状况;还有,北辛文化的"鼎盖"、"指甲印纹体""泥制红陶壶"等陶器,风格质朴、古拙,以手制为主;施有单彩的"红顶钵",为大汶口文化瑰丽多姿的彩陶找到了渊源。以上内容,都能说明我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也能说明我市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国爱家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