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一)第3页

 教学反思:

本学期十月,在名师基地的组织下,我又回到童园,向徐老师、教材组的老师和名师基地的同学以及曾经和我朝夕相处分别近三年的童园的老师们,汇报自己在基地学习的成果。这次上课虽然听课老师不多,但都是我熟悉的长辈和同伴,我不敢怠慢,尽可能把自己近几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体现出来,使自己在名师基地的学习成果得以呈现,因此在课堂设计时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 解读文本要寻找教材中的语言因素。

 上好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没有很好解读,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姓语,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素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本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描写,对话前的提示语的表现形式相当丰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极佳的材料,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体会提示与对表达人物感情,突出人物个性。

二、 字词教学要帮助学生梳理总结规律。

字词教学到三年级阶段虽不作为教学重点,但三年级学生是学生用词错误率高发年段,

因为一、二年级学生已学完了所有的常用词,但是学得越多忘得也越多,字字混淆现象也最易发生。因此三年级生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帮助学生归类和辨析,使他们对所学字的音形义逐步清晰。在本课5个生字"剃、呦、腮、焕、傻"教学中,我根据每个生字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剃"字从形声字角度,揭示读音变化规律,声母发生变化:涕 梯

声母不变: 第 递

"腮"字与"脸"字进行比较,分清"腮"和"脸"的部位。"焕"和"傻"着重意思的理解,结合句子的教学组成词语在语境中理解。抓住每个字的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三、 语言实践要抓住训练重点层层递进。

课中的语言训练最好能集中,尽量避免散点式的训练。而是抓住重点层层递进进行训练,

  首先让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完后讨论,这些提示语对朗读有什么帮助?再思考除了对朗读有帮助,你觉得这些提示还有什么帮助?(启发学生感悟,这些提示语还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然后让学生用这个办法,读读理发店老板的话。

  同样让学生说说理发店的老板又是怎样的人呢?(风趣、幽默)再根据对老板的了解,相像理发师会怎么说这句话,给最后一句加上提示语。

  理发师( )说:"等你长出胡子来。"(笑眯眯、慢条斯理)

再让学生根据对小贝当了解,相像小贝当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小贝当( )。

最后做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可以看出以上每一次训练,都是围绕提示语的作用展开,通过一次次练习,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最后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转换。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如:让学生根据对小贝当了解,想像小贝当又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且要求突出小贝当的个性特点,课堂效果不够好,可能对三年级学生要求太高,练习的设计还应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