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3页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3.脱驼毛

(1)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人们想把棉袄脱下来,所以骆驼也开始脱毛了。

(2)骆驼是如何脱毛的呢?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4. 问行踪

(1)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于是我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这句话问得没头没脑,表达了什么?]

(2)找两位同学起来读这两句对话。

(3)"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在文中作者都问了些什么呢?]

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问爸爸领头的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

(4) 既然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请你再把课文内容浏览一遍,想一想作者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5)作者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自己读一读。

(6)说明作者是一个( )

5.

(1)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