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第五册《沁园春·长沙》教案5
2018-2019学年鲁教版第五册《沁园春·长沙》教案5第2页

1、思考:诗的开头三句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有哪些意象?)

(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湘江,橘子洲头)。

2、思考: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明确):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我们再看 "独立"二字,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为什么?

(明确):【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力当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锡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表现了他的坦荡和从容。】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

(教师点拨):它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展现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这"独立"既客观地介绍了独自一人的情况,又含有一种卓然特立的意味,表现了一种不凡的英雄气概。

4、我们再看"寒秋"二字。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和"悲"或"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这首词中的秋是不是也是以悲或愁为基调呢?让我们继续下看:

5、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万类霜天竞自由。"】

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板书),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初中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望"。对,也是控制七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6.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我请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

【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朗读指导:"看"字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

思考刚才的问题。【七句一共六幅画面(最后一句是总括)。】

这几句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

①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放眼望去,是"远眺"──这写得是远景,静景。】[板书]

②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收回来,是"近观"──这写得是近景,静景、动景。】[板书]

③"鹰击长空"怎样看?写得什么景?【"仰视"──高景,动景。】[板书]

④"鱼翔浅底"怎么看?写得什么景?【"俯视"──低景,动景。】[板书]

7、(教师启发):旧体诗词很讲究炼字,往往能一字传神,同学们找一找,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哪些字用的特别传神。能说说理由更好。

(明确):遍、染、透、争、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