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 教案2第3页

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4.讲读第4自然段。

  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段的关系:如"预习提示"所指出,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这具体体现在第1-3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4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第4自然段则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3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4自然段则有"去京口......几自刭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

  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

  以上第1--4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4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5.讲读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列出题目(见下文),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并解说。

  (1)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

  (3)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小结第二部分5--6段段意: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交代诗集的命名。

  归纳中心思想,并评价文天祥的行动。(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答案参见"教参"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