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4 阿房宫赋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4 阿房宫赋 学案第3页

  走而求逮前人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C.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解析:B项,贱: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

答案:B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析:D项,则:连词,表承接,就。A项,连词,表修饰/介词,用。B项,代词,他的/语气副词,难道。C项,连词,于是、就/介词,趁机。

答案:D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解析:原文标点:"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根据句式"夫......者""......也"及并列关系确定。

答案:C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