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必修3 第4章 第2节 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必修3 第4章 第2节 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案第2页

  1.气候变暖

  (1)原因:与CO2排放量有关。

  (2)"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层温度升高的现象。

  2.臭氧"空洞"

  (1)产生原因:人类过多使用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

  (2)危害: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强度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3.酸雨

  (1)概念:是指因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

  (2)原因: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x(氮氧化物)等引起的。

  (3)危害:破坏植物叶片表面组织结构,诱发病虫害暴发,使大片森林衰亡;使河流、湖泊等水体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使有毒重金属淋洗,进入地表或地下水系统。

  三、生态环境保护

  1.善待自然

  (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措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对于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主要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途径加以保护。

  ①就地保护:指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物种和生物群落实施有效的保护,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的自然属性。

  ②迁地保护:也称为易地保护,是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成分,从其原来的栖息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中,或易地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

  (3)保护森林

  ①森林的功能:是地球的"基因库";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噪声等多种环境功效。

  ②我国在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了采伐限额管理,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4)保护海洋: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我国从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海、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2.环境污染的防治

  (1)措施: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处理技术是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污染治理措施。

(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净化技术):是通过生物体的吸收、分解、转化等作用,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