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诵读 竹里馆》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诵读 竹里馆》教案第2页

精通。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2、自读古诗,读通句子,学习生字

3、交流生字记字方法。

4、朗读古诗。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三、合作探究

师: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他告诉我们什么呢?

1、读注释,借助注释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2、交流

(1)诗句中写景的:

(2)写人的:

(3)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出示译文,指名读,齐读

4、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

比较鉴赏《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