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历史上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八年历史上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第3页

 4、对于第4个问题"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可以不唯一。

5、"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犁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懂得外交斗争必须有武力做后盾,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对于较弱的浩罕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就果断动武;对于较强的俄国,就尽量避免直接交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6、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1884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

7、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问题,首先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①他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人?(左宗棠,清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民族英雄);②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③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意义,起促进作用的就肯定,起阻碍作用的就否定(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④得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过渡)在中国西北边防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东南的海防也出现了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朝鲜问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邓世昌为国捐躯。

(课件展示第二版块的学习目标)二、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

1、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

2、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的故事。

3、我们应该从邓世昌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4、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

(师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对于学生无法得得出答案的问题师生进行共同探究,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1、课件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依图指出日本借口朝鲜问题而侵略我国的方向和重要战场,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以及战争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