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学案第4页

发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 

图一 清代粤海关十三行 图二 清政府颁发的海外

               渡航证书

[史料解读]

由图一"十三行"和图二"清政府颁发的海外渡航证书"可知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问题思考]

史料中图片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有什么消极影响?

提示 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消极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形势,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史论总结]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②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也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

③工商业自身缺陷。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评价

①积极: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a.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b.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②消极: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主题二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史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