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第3页

布局区位 城市的外缘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房屋面积 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狭小(拥挤密集) 环境 优美 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 不齐全   (2)商业区

  ①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P18第二段]

  ②分布特点: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③商业区分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市场最优(市中心)、交通最优(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④中心商务区(CBD):建筑物高大密集[引导读P20图2.3"纽约的CBD--曼哈顿"]

  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

  (3)工业区

  ①形成: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企业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导致工业企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

  ②布局特点: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原因: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引导读P20图2.4"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

【练习】

  1、P19"读图思考: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点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文化和高科技园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P21"活动"(点拨:1、(1)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其外围主要是混合土地利用带。(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不相邻。因为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而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3)略。2、略)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城市内部,部位不同,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也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城市中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各功能区的成因不同导致分布特点的差异。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2、功能分区

  (1)形成:

  (2)功能分区的特点:

  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

  (1)住宅区

①地位: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