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像山那样思考 教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像山那样思考 教案(3)第2页

 ●

导读课文

主导学生活动:

速读课文,分层、概括大意。 速读、分层、概括、发言。 1.狼的嗥叫及其含义:

(1)狼的嗥叫,引起下文。

(2)狼的嗥叫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2.作者认识的由来。

(1)一只狼的死去 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

(2)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3.作者更深层的思考。

(1)破坏的草原很难复原。

(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

(3)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主导学生活动:

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 概括、发言。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主导学生活动:

文中的"我"对狼的态度怎样?有什么变化,?请用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阅读、思考、标注、发言。 经历了一个过程:

先是随波逐流,肆意猎杀与破坏。(第5、6节)

有所意识,有所察觉。(第6小节)

得到验证,需要环保(第7、8、9)

作为一名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的思想发展经历了由自然保护者到生态伦理学家的转变。 主导学生活动:

文章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 阅读、思考、发言 前文的层层铺垫,首尾呼应。

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从狼的嗥叫中,领悟隐藏的内涵--只有山是一种永恒,静止在那里,看待人类一举一动, 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的声音的何止是群山。 主导学生思考:

写作特点。 速读、思考发言。 1.通过叙事来说明道理,阐明哲理,做到事理结合,叙议结合。

2.语言经典,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

3.文笔简洁洗练,既可体验哲人深刻,有可领略诗人激情,构成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