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第3页

  写法,我们在前面的两篇新闻里接触到了。这样既展示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实现的艰辛过程,也使得事件的意义和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三、合作探究 赏析文本

探究1、导语部分包含哪些新闻要素?谈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时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人物:杨利伟

  事件: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

  表达效果: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议论抒发自豪感和赞美之情。点明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探究2、主体部分回顾了哪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二、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四、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五、"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探究3、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尘封:搁置太久,被尘土盖住。这句话是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因为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以及当时的政治等原因,只是处于设想计划和论证中。

探究4、怎么理解"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 

  这里的"春天"不只是自然界的"春天",更是中国政治思想上的"春天"和航天事业的春天。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探究5、 文中引用美国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媒体评价具有权威性,同时也突出了我国神五飞天的深远影响。

探究6、 新闻报道中有很多精确的时间、数字等,说说其作用?